English

普及交响乐与“曲高和众”

1998-04-30 来源:光明日报 李 韵 我有话说

去年11月19日,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在与音乐界部分专家学者座谈时指示,要在高等院校提倡交响音乐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普及交响乐再掀热潮。据悉,普通高等院校《交响音乐赏析课》的教学大纲业已拟定。普及交响乐,不仅得到教育部门的响应,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同。

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卞祖善认为,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,而且对交响乐有较强的求知欲,只是苦于没有人来引入门。只要我们去培养,若干年后,他们就是社会中交响乐的基本听众。如此发展下去,“曲高和众”就不再是梦想了。有了基本的听众队伍,特别是有了鉴赏水平比较高的听众,对音乐的创作、评论都有促进作用。

问:音乐的种类很多,您觉得,高等院校为何选择交响乐作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切入点,而不是民乐或其他?

答:交响乐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,有了较长时间的积累,已发展得较为完善,形式已国际化,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。交响乐是纯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,它对同一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力度是其他音乐种类很难媲及的,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国际社会,他们具备交响音乐的素质应该说是有国际意义的。

问:您曾戏称自己为“音乐传教士”,热心地为交响乐的普及做了许多实事,并且乐此不疲。那么,在您普及交响乐的过程中,最大的缺憾是什么呢?

答:现在普及的主要方式仍停留在一般性的讲座,依靠一些音响资料,而让学生们真正感受现场的机会太少。要让大学生走近交响乐,就得让乐团走进校园,这就需要学校的配合。比如制订一个系统的计划,让学生每年能有几次亲身感受交响乐魅力的机会,这对普及工作是大有裨益的。

问:从专业乐团自身来看,是否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交响乐普及的问题呢?

答:是的,我们自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比如在演奏曲目的选择上,多以西方的名曲为主,即使是我国的也是那几支传统的曲子。其实,我国优秀的交响乐曲并不少,但大多是经过评比或个人作品音乐会后就被束之高阁,没有见诸表演。这个责任在乐团。我认为应该提倡在演出特别是普及性演出时,要选择至少一首中国作曲家的作品。另一方面,建议政府或音协等民间团体倡导创作适合业余乐团演奏的优秀曲目,再加上专业乐团的示范,使交响乐的普及进一步深化。

问:普及性的演出,其社会效益是很好的,但经济效益基本谈不上。那么您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,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?

答:从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讲,首先是要有为普及交响乐作奉献的意识,发挥敬岗爱业的精神,要想到这种演出是把艺术送到学生中去,而不是为了占领又一个观众市场,不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。然而,如今的形势下,完全无视经济效益也是不现实的。乐团不能向学生要票房,但也没有能力长期承担赔本的演出,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植。比如政府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,让那些适于交响乐演奏的剧院每年为大学生提供几场免费服务,就可以相当程度地缓解场地的矛盾。按照国际惯例,交响乐团大多是由政府或财团支持,完全靠票房维持是很困难的。比如,美国对于赞助交响乐团的企业实行免税,企业用本该上缴的税款支持乐团,既没多花钱,又树立了企业形象,何乐而不为?或许,这对我们能有所启发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